如何玩转社媒!你还在做阀门界的微商吗?

    阀门销售到底要怎么做?

1.阀门营销现状

    天天打开微信后都能看到呼洋呼洋的同行们在朋友圈打广告,而广告内容要不是单纯的产品图片,配上问候早安的、午安的、晚安的文字,就是鸡汤加产品图。或者是粗粗的在车间里拍段视频,做个抖音,嗯,也算抖商了。

    曾几何时小斑马也被朋友劝说到找不到自己,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发了一阵子朋友圈,可是到后来自己都讨厌自己了。你讨厌微商吗?可是明明你就是阀门界的微商啊~

3-ZDLN电动双座调节阀-主图

偏好成功故事,很可能是人的一个思维本能。

在前进的道路中,我们总希望能有人站出来,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们:

——嘿兄弟,就是这条路,坚持下去,背后就是一片大好河山。

事实上,这也正是很多励志书籍和鸡汤课程惯用的套路。

可是很多做阀门的朋友,活生生的把自己的朋友圈经营成低阶微商的朋友圈。

每一条讯息,都仿佛是一个拿着扩音喇叭,企图将我耳膜震碎的两元店大妈:

——“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!我们的产品棒,我们的产品好!优惠期间,只要2元,统统抱回家!”

作为一个受众,我的观感其实是非常不美丽的。

我也询问过如此发朋友圈的同行朋友们对如此内容营销的看法。

他给出的回答却是:

——大家都是这样做的,而且确实也有很多人勾搭上了优质客户啊。

但这里,其实就涉及到了一个叫做【幸存者偏差】的概念。

【幸存者偏差】会让大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概率问题,同时过分迷恋别人的成功。

譬如,张三和李四昨儿个在朋友圈、微信群发广告,刚好就撞见了大客户,而且没几天客户就下单了。

这说明,在社媒上打广告是一条光明且正确的道路。

但大家有没有思考过,每天在社媒上发广告的人有多少?最后拿下客户的又有多少呢?

瞎猫还能碰上死耗子呢,夜路走多了还总能撞上鬼呢!

小数据得出来的结论,其实并不具备代表性。

我们更多地还是应该学会换位思考,从客户的感受出发,用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去影响他们。

那么,什么是更科学的方式呢?

2.拿什么来影响客户?

当客户在接触到我们时,大多还没有对我们产生信任,甚至连兴趣都还没有。

这个时候,你在自己的社媒上刷产品,不就等同于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吗?

当然,这个道理并不难懂,稍微回想一下自己拉黑了多少微商朋友,我们就能立刻感同身受。

可问题是,知道和做到并不是同一件事。

难道那些微商不知道,自己每天在朋友圈里刷屏广告,是一件多么可恶的事情吗?

我想,他们中的大多数人,恐怕只是不知道——如果不发产品,不打广告,我TM还能怎么去混口饭吃?

同样道理,很多阀门朋友估计也已经意识到了,刷屏有害身心健康。

只是不知道,除了产品,我还能发些什么内容去影响客户?

但在我看来,我们可以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。

譬如,行业的资讯,企业的文化,自己对产品的认知,成功的客户案例,客户的高度评价……

事实上,如果大家足够用心,我们的素材库一直都可以是满满当当的。

所以,大家更需要解决的可能是,如何去呈现这些内容?

对此,我的建议是,从【需求】【信任】这两个关键词去进行内容的延展

    2.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——【需求】

   在文章开始的时候,我提到了一个词叫做“低阶微商”。

   是的,虽然大家都是微商,但是微商和微商之间也是存在鄙视链的。

   只知道发产品图片的,就是生存在鄙视链最底层的微商。

   那么,什么是“高阶微商”呢?

    有这么一种微商,她们绝大多数时候,都不会在朋友圈里谈自己的产品。

    甚至在同行眼中,她好像还有些不务正业。

    因为她们知道,自己真正的重点工作,是帮助朋友圈里的你发现问题。

    譬如,卖减肥药的,会先让你知道,“肥胖是一种会呼吸的痛,而且还会让你头上一秒钟变成青青草原”。

    当你受到会心一击时,她再假装不经意地告诉你,其实我们的产品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。

    这个时候,效果就事半功倍了。

    因此,真正的激发兴趣,并不是吸引客户对我们的关注,而是吸引客户对自己需求的关注。

    我们需要吸引客户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目标,进而引发客户的思考“咦我是不是可以通过XX方法去解决XX问题呢”。

    然后他自然会去主动寻找销售(也就是我们),获取更多的信息。

    因此,小斑马觉得,代入到阀门产品,做好品质是我们的基础。在此基础上,打造好产品的专业性、创新性,是激发客户需求的动能。我们做的虽然是工业品,但是是否能做到不可替代?他无我有,他有我优,他优我特,他也特了那我就提升性价比、提升服务质量……

    这也是小斑马在不断思索的内容,欢迎大家互动。

2.2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关键词——【信任】。

我们都知道,客户在跟我们合作之前,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“信任”。

但是,从自己口中说出来的“好”,并没有可信度。

从第三方口中,尤其是客户信任的第三方口中说出来的“好”,才是真的“好”。

这就是传说中的“背书效应”。

那么,怎么营造这种“背书效应”呢?

这个时候,就要联系到我们前文说到的【幸存者偏差】效应了。

譬如,把不同客户的情况,整理成案例,推送到社交媒体或者网站上。

这么做的潜台词就是——“XX客户,他的需求和您差不多,我们后来做了XX工作,帮他取得了XX效果哦”。

虽然从科学的角度看,最终产生的效果,并不一定是由于我们的工作。

但客户总会无可避免地产生【幸存者偏差】的认知,以为他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。

而这就是案例所能够带来的【背书效应】

那么,我们要呈现什么样的案例,以及如何呈现呢?

我的建议是:

要么讲和当前客户相关的,其他客户的案例;

要么讲客户市场上其他品牌的案例;

要么讲供应链其他供应商的案例。

这些才是最容易吸引到客户的。

至于方式,SCQA就是最好用的讲故事模型。

S:Situation,熟悉的情景。

C:Complication,激烈的冲突。

Q:Question,提出疑问。

A:Answer,回答问题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:

我有一个客户,也曾经遇到跟你一样的问题。----这是S,情境。

供应商态度特别冷淡,还一言不合就拖延货期。----这是C,冲突。

最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?----这是Q,提出疑问。

我们找到了供应商,让他看到了和客户合作后的期值。----这是A。

当然,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:这些都真实发生过。要知道,过于同质化的故事,不仅不会引起注意,更重要的是,会让客户反感。

在这个模型之下,受众就会很容易进入你为对方构筑的世界,并充分地吸收你希望对方吸收的信息,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“背书效应”了。

3.思考

    总而言之,小斑马认为,我们应该以一种更丰盈的姿态,站在能带来价值的角度来经营自己的微信、QQ、微博、抖音、公众号,甚至是Facebook、Twitter、YouTube、Instagram等等。所以这也是小斑马一直在追求的,您觉着呢?

 

 

2019年10月18日 14:10
浏览量:0